春江水暖鴨先知,秋林意寒蟬覺鳴。隨著中秋節的腳步慢慢靠近,代表著大地將從炎熱的夏天,逐漸轉換至涼爽的秋天。
金秋時節,楓林蕭瑟,大地涼意漸顯時,呼吸道較弱的民眾最先有感。
今年(2021)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爆發,民眾對於呼吸道健康之議題有更明顯的關注。
肺部為人體交換氣體的器官,若肺部功能運作良好,則能有效排除呼吸道中的異物及廢物,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,因此在這裡向大家介紹一些常用於呼吸道保健的中藥。
麥門冬
味甘、微苦,性微寒,歸心、肺、胃經。含有多種皂苷,有滋陰潤肺、益胃生津、清心除煩功效。常用於乾咳痰黏或久咳,還可以提升免疫功能。
西洋參
味甘、微苦,性涼,歸心、肺、腎經。含有多種人參皂苷,為養陰清熱良品,有益肺陰、清虛火,生津止渴之功用。可用於乾咳少痰、口燥咽乾,具有增強免疫、抗疲勞、促進唾液分泌等作用。須注意本身若有使用抗凝血劑時,則應謹慎少量使用。
冬蟲夏草
味甘、性平,歸肺、腎經,具益腎壯陽、補肺平喘、止血化痰作用。可用於久咳虛喘,含有多種氨基酸、蟲草酸、甘露糖醇及多種微量元素,可以擴張支氣管平滑肌達到平喘作用。除此之外,還有抗發炎、清除自由基、抗病毒等作用。
黑棗
味甘、性溫,歸脾、胃經,具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作用。
陳皮
味辛、苦,性溫,歸脾、肺經,具理氣健脾、燥濕化痰作用。含揮發油、橙皮苷,有擴張氣管作用。
山藥
味甘、性平,歸脾、肺、腎經,具益氣養陰、補脾肺腎作用。含薯蕷皂苷、薯蕷皂苷元,具滋補、助消化、祛痰等作用。
百合
味甘、性微寒,歸肺、心經,有養陰潤肺,止咳、清心、安神及鎮咳作用,但屬中醫分類之中品藥,不宜久服。
Chrome: https://www.google.com/chrome/browser/desktop/index.html